到2020年,煤炭行业五大巨变先睹为快!
发布时间:2019-05-30 点击:1386
2016年是煤炭行业“十三五”规划的起始之年,
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部门数据,2016年底,煤炭产量34.5亿吨,煤矿数量约9000个,120万吨及以上大型煤矿产量占75%,煤炭企业数量不到4000家……
这是一个起点,那么,你知道到2020年,煤炭行业将迎来怎样的五大变化吗?
1、淘汰8亿吨落后产能
《煤炭工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中的一组数据:
到2020年,煤炭产量39亿吨,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8亿吨左右,通过减量置换和优化布局增加先进产能5亿吨左右;
到2020年,煤矿数量控制在6000个左右,120万吨及以上大型煤矿产量占80%以上;
到2020年,煤炭企业数量3000家以内,5000万吨级以上大型企业产量占60%以上;
到2020年,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85%,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65%……
2、“三机”自动化和掘进机械化
据了解,目前,我国国有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达90%以上,掘进机械化程度达80%以上。全国小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为55%,掘进机械化程度则更低。
《规划》指出,到2020年,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85%,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65%。
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表示:“目前,我国掘进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,掘锚一体化成套装备在技术方面和国外存在一些差距。机械化水平越高,安全保障程度越高。从技术层面而言,‘十三五’期间提高掘进机械化程度是发展重点。”
3、煤矿利用探索新方式
根据《规划》,到2020年原煤入选率达75%以上;煤层气(煤矿瓦斯)产量240亿立方米,利用量160亿立方米;煤矸石综合利用率75%左右;矿井水利用率80%左右;土地复垦率60%左右。
在矿井水利用率方面,目前矿井水的去向主要有两处:一为西部地区发展煤化工,二为煤矿建设的电厂所用。2016年,我国矿井水利用率为70.6%。
《规划》明确了“压缩东部、中部和东北、优化西部”的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,这对提高矿井水利用率有一定作用。“主要产区往西部去,西部矿井涌水量相对于东部而言较少,总涌水量减少。”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理事长表示,“十三五期间,矿井水利用率将有所上升。”
4、煤矿建设大幅压缩
按照淘汰落后产能、三年内不再新建煤矿的要求,对于煤矿建设领域提出挑战。
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秘书长介绍:“建设项目减少,矿建市场萎缩,目前40%的矿建项目基本上没有了,煤矿建设面临转型。”
据秘书长预测,煤矿建设占比将由目前的70%,到2020年,则压缩到30%。
5、煤炭行业减少150万人
2017年初,我国煤炭从业人员约为450万人。据了解,如果8亿落后产能全部淘汰,需减少150万名煤炭从业人员。
据了解,美国生产10亿吨煤,需煤炭从业人员10万人。即使到2020年,我国生产39亿吨煤,仍有300万煤炭从业人员,和发达国家相比,差距依然存在。
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认为,生产40亿吨煤的理想从业人数为150万人。这涉及一两百万人的出路问题,要逐步解决。我们面对的是世界竞争,要把人的问题解决好。太多人生产煤炭,效率上不去,这个产业就没有前景。